所在位置: 首页 > 以案说法

惠安县“三步走”推动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1-10-21 22:03:03来源:闽南网作者:惠安宣传部 点击:

  “强村富民”是乡村振兴壮美画卷中最为重要的元素,强村是最优美的线条,富民是最温暖的底色。近年来,惠安县大力实施村集体经济“提质增量”工程,创新“三资”监管模式,种好村财增收“摇钱树”,念好农民“致富经”,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图景正不断变为现实,为全面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用好山海沃土 厚植村财“摇钱树”

  金秋十月,走进临海而立的崇武镇前垵村,一片美轮美奂的滨海秘境跃然眼前。在这里,在问海咖啡馆里,点一杯咖啡迎着海风看日落,在高雷山依山房车主题客栈感受旖旎的海滨风光,吸引着五湖四海的游客络绎不绝到此观光。而这源于崇武镇前垵村党委坚持把强村富民、推动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锻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风景如画——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东桥镇珩海村一隅 邓文祥摄
 

  “我们对原先临海的垃圾堆场进行整改平整,引入第三方资本,规划建设‘高雷山生态旅游文化园’,打造‘问海文创园’‘高雷山依山房车主题客栈’等网红旅游项目,增加了村集体收入30多万元,带动了村民就业。”惠安县崇武镇前垵村党委书记、村主任陈腾飞介绍。

  发挥山海兼备、资源丰富的优势,惠安县各村通过激活沉睡资产,策划生成一批带动性强、效益高的乡村产业项目,带动村财增收创收。

  盘活乡村“沉睡资源”。深化“党建+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盘活村集体经济组织闲置资产建设“振兴车间”,引导发展本地特色手工业、农产品加工业、文创产业等业态,促进村集体和农民双增收。今年推进实施试点项目9个,完成招商引资,年创收可达110万元。

  土地流转“集聚效益”。引导“农业主体+村集体+农户”利益联结进行规模流转集约经营,对新增连片流转土地30亩以上一次性每亩奖励村集体200元且满200亩追奖1万元、奖励种植大户每亩100元。全县累计流转耕地面积4.65万亩、流转山地面积3.5万亩,全县农户耕地流转租金和季节性用工佣金收入可达1.6亿元。同时以紫山、崇武2条乡村振兴示范线创建为抓手,启动实施黄塘溪沿线“田园风光+乡村振兴”示范项目,以农业招商的方式与农业经营主体合作经营,集中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拓展推动串点成片开发。

  打造渔村“增收牧场”。用好大港湾区域10万亩海洋牧场平台,优化养殖品种和结构,完成新品种“三倍体牡蛎”养殖300亩,新型环保浮球200亩,浅海巴菲蛤底播1500亩。立足牡蛎产量优势,发展“三倍体牡蛎”优质新品种,培育特色生态优质的牡蛎产业链。积极串点整合崇武至小岞之间的海岸线资源,深度挖掘雕刻技艺、农耕渔文化、惠女风情等资源元素,发展综合性休闲渔业,推动海上牧场业态融合,带动沿海村集体经济发展。

做活特色农场 拓宽村财“增收路”

  在惠安县辋川镇下江村,有着这么一片好风光:湛蓝的天空、绿意盎然的蔬菜基地、硕果累累的果园、清澈的水渠、成群的鸡鸭……伴着清新的果蔬香飘来农人们的欢声笑语。

  很难想象,这片土地曾经是一副典型的“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秋天遍地荒,冬天一片光”的滨海盐碱地景象。

  这里便是惠安县家兴家庭农场。“通过政府有关部门的帮助和科技特派员等专业人士的指导,我们农场盐碱地经开发利用,已建成集生态农业、智慧农业、休闲农业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年收入可达300万元,带动就业90多人。”农场负责人欣喜地介绍说。

  惠安县通过充分调动党员干部、科技特派员和社会组织的积极性,为村财增收、农民致富提供精准化服务。

  培育特色“家庭农场”。探索建立“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产业联合体运行模式,发挥惠安县粮果蔬产业协会农业博士工作站和家兴、惠和、中田等专家工作站的科研攻关作用及科技特派员、农业技术人员技术服务家庭农场开发,提升崇武鱼卷、余甘、甘薯、小岞鱿鱼等 “惠”字号农产品竞争力。截至目前,全县各类家庭农场270多家,带动村财增收近100万元,带动发展农户近1500户,实现年产值约6.89亿元。

  三方协作“合力生财”。采取“县直部门+城建集团+村集体经济组织”三方协商,按照“县级统一运营,村级集体受益”的办法,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资金1300多万元交由城建集团运营管理使用,确保定期获取利息、分红,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全县选定27个试点村,预计可实现年增收70多万元。

“靶”向三资监管 算好村财“明白账”

  “针对村财监管,惠安建立县镇村三级上下联动、层层推进、环环相扣的问题发现机制,设好清查登记、合同清理、审计监督三个监督关。”惠安乡村振兴办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抓清查登记关。县级成立清产核资工作指导小组,针对“三资”整治、项目建设、经济合同,形成全县统一的登记台账,各镇同步成立工作小组定期开展清产核资,对村集体“三资”翔实登记,动态更新,做到无遗漏、可追溯。

  抓合同清理关。与“三资”监管专项整治、“两违”整治和村集体资产资源盘活三项工作紧密结合,联合县纪委开展村集体经济问题合同整治行动,共核查经济合同1568份,预计新增租金400多万元。

  抓离任审计关。结合今年村两委换届选举,成立村干部离任审计工作督查小组,加强对村级财务审计工作的业务指导,适时跟踪工作进度、及时协调解决问题,确保村干部离任审计工作按时高质量完成。218个村(社区)现已全部完成离任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进行公示。

  此外,还探索“群众+监管平台+DCMA系统+公众微信号”等“三资”智慧监管模式,依托镇级“三资”监管平台定期通报村级财务管理情况,试点推行村级微型工程招标及管理办法,将每月各村(社区)账目信息通过“三资”监管平台发布在公众号上,实现群众“掌上监管”,让村财账单在阳光下“晾晒”,让群众看明白,干部更清白,不断巩固村财增收致富成果。

  下阶段,惠安县将认真贯彻落实泉州市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的“勇当促进共同富裕主力军,突出共建共享、共管共治、共同缔造,建设美丽宜居的幸福家园”要求,创新先富带后富帮后富机制,实施乡村建设“1+6+2”系列行动,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大做强特色富民产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惠安宣传部)

  来源:闽南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申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版权所有:农媒融视(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中央广播电视总网星光影视制作基地 北京市大兴区新媒体大厦20号楼 
京ICP备20220326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