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中国餐饮产业品牌大会暨第八届中国烹饪艺术家年会在北京举行
人民政协网北京6月17日电(记者 奚冬琪)6月16日,第四届中国餐饮产业品牌大会暨第八届中国烹饪艺术家年会以线上方式在京召开。会议期间,基于中国文化价值观和审美观的《品牌评价 中餐菜系》和《品牌餐厅评价规范》团体标准首次正式向社会公布。
刘广伟先生为董振祥先生授勋
《品牌评价 中餐菜系》标准由北京东方美食研究院发起,中国品牌建设餐饮品牌集群牵头,大董、鼎泰丰、伊尹等18家知名烹饪、发酵企业共同参与,历经一年多的时间完成。《品牌评价 中餐菜系》标准明确了中餐的定义和内涵。将中餐划分为34个菜系、110个风味流派。首次把发酵纳入中餐概念,说明中餐不仅包括烹饪产品,还包括酒、茶、生食等发酵、碎解产品;不仅包括生产制作,还包括圆桌合欢、长幼尊卑有序、箸食自取、五觉审美、五味调和、多样丰富、尊重个性需求、以食物偏性养生等中餐吃事过程,比以往对中餐的定义更加科学、全面、完整。
基于《品牌评价 中餐菜系》标准,本届大会还发布了全球首张“烹饪产品身份证”,专家们为34菜系烹饪产品,从菜系、主料、技法、五觉审美、守艺人等10个维度,为产品编写全球唯一的身份证编码,并进行品牌认证。这对鼓励工匠进行厨艺和产品传承,丰富中餐产品,建设各中餐菜系品牌,意义重大。
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会长张玉香认为,菜系品牌的建设是个大工程,需要标准来助力,方能实现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大目标。《品牌评价 中餐菜系》标准明确了中餐产品不仅包括烹饪产品,还包括发酵产品和生食产品。这对于我国农产品的全面发展是一个福音,优质的农产品历来是中国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特别是具有地理标志性的食品是支撑中餐品牌建设的重要因素。
北京东方美食研究院院长刘广伟认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要让有感染力的文化当排头兵,中餐在中国文化中最具感染力,并且正在发挥着排头兵的作用。推动菜系品牌建设,对内可以带动当地农业、食品业、餐饮业、旅游业等经济发展,对外可以成为传播省域文化的平台。不仅要把菜系品牌视为省域的文化品牌,更要把菜系当作重要的经济品牌、民生品牌来打造。菜系品牌建设,有利于调动各省域的地方政府、相关企业、人民百姓等多方的品牌自豪感和参与积极性。
《品牌餐厅评价规范》则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餐厅评价标准体系,完善了餐厅评价的指标,形成了与国际通用的餐厅评价标准具有同等地位的又一餐厅标准。根据《品牌餐厅评价规范》标准,通过终评的餐厅可授予 “红厨帽品牌餐厅”标识。品牌餐厅评价机构对通过终评的餐厅进行发布,可在相关平台、媒体进行展示。品牌餐厅评价机构应对品牌餐厅进行长期监督,对于有公众异议的餐厅应重新进行考察、评价,对不再符合评价标准的企业,撤销“红厨帽品牌餐厅”标识。
《品牌餐厅评价规范》构建了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评价标准,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同时也完全符合国际通用原则。标准中品牌餐厅的评价原则、评价指标及品牌餐厅评价流程等相关内容,符合世界通行的评价规则,适合于中国以外的餐厅。通过本标准的制定,将有助于改变世界对中国餐饮业的印象,有助于中餐进一步走向世界,同时也为世界范围的餐厅评价标准体系,增加了一种新的内容。
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理事长、国际优势集群品牌联盟主席刘平均对《品牌餐厅评价规范》标准的制定和公布予以高度评价。他指出,2021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开展中国品牌创建行动,保护发展中华老字号,提升自主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品牌建设已经纳入了国家规划,而品牌的创建发展和提升离不开标准。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胡振民认为,中餐品牌是一个大体系,包括食材品牌、菜系品牌、餐厅品牌、工匠品牌等。《品牌评价 中餐菜系》和《品牌餐厅评价规范》两个标准,对中餐品牌标准化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中餐34个菜系品牌评价体系、中国品牌餐厅自主评价体系的标准颁布与实施,将对中餐品牌建设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
针对新冠疫情给餐饮业带来的严重冲击和巨大挑战,与会人员共同发布了《餐饮业五方合力,稳就业保民生》倡议书。
在16日的大会上,还发布了第八届中国烹饪艺术家年会榜单。根据《烹饪艺术家认证流程和标准》,刘昌华、司宛春(Bill Sy,美国)两位师傅获“功勋烹饪艺术家”认证;董振祥、陈建新、金宁飞三位师傅获“最受瞩目烹饪艺术家”认证,有33位师傅获“烹饪艺术家”认证,有6位师傅获“最受瞩目青年烹饪艺术家”认证,有138位优秀厨师获得了“青年烹饪艺术家”认证。自1996年起至今,已有9个国家、1153位优秀厨师通过“烹饪艺术家”认证。
- 上一篇:十余载风华正茂,趁青春砥砺前行—…
- 下一篇:大连市家具协会第八届会员大会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