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三农电视

吕国英: 审美,无“力”不达“彼岸”

时间:2022-03-15 15:08:24来源:中国集体经济网作者:吕国英 点击:

  基弗(德国新表现主义之代表艺术家)为什么能从二战废墟中看到“神秘符号”、听见“精神呐喊”,而在常人眼中看到的或许永远是尘埃瓦砾、残垣断壁;米开朗基罗为什么能从大理石中“开”出《大卫》,罗丹为什么能从铜料中“化”出《思想者》,而在石匠、行者眼中或许只是也仅仅是一堆石料、可捡或不可捡的废物?

  吴冠中说:“今天中国的文盲不多了,但是,美盲却很多……其中暴露的不是不懂艺术,而是虐杀艺术,是没有文化的魔幻现实主义。” 木心亦言:“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解救不了。”

  显然,症结就是审美问题。

  美是一种存在。但没有审美,这种美之存在往往呈遮蔽之态,不可敞开、无法澄明。如此,审美就体现为一种能力。对艺术创作言,若无审美能力,永远不可能创作美之作品,也就永远不可能进入美的境界、抵达美的彼岸。

  那么,审美能力何指?又如何构成?

  依艺术哲学论,审美能力体现在知觉、感受、鉴赏、想象、判断、评价和创造美等诸方面。在尽可极远的视野搜寻中,西班牙作家格拉西安·伊·莫拉莱斯的《案头预言家》,可谓最早提出了研究人的鉴赏力问题,认为“鉴赏力同判断一样是人的特殊的理性的能力”。如此,审美能力与审美鉴赏力、艺术鉴赏力构成同系概念,也属同位之语。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因知觉、感受、鉴赏、想象、灵感等皆属精神、情感、智慧范畴,而兹范围之本源正是人之性灵所蕴,继而审美能力的远方是性灵,为中国古典美学所涵容,当属审美能力论之至远的远方。

  对审美能力的认知,是随着艺术哲学探究与艺术创作实践而逐渐明晰的。就一般审美活动言,从审美认知到审美创造,审美能力的构成可以概括为四个层级:美的认知、美的判断、美的想象、美的创造,或简约为感知美、判断美、想象美、创造美。

  感知美是美的直接认知能力,是审美能力的基础与前提。维柯将美的认知概括为“诗性智慧”,这种智慧是一种先天能力,认为此智慧是人生而就有的,来自自然本性的想象力建基于人之感官之上。持有相同观点的如夏夫兹博里、哈奇生等,皆认为美的认知能力“是天生的”,是人的“内在的眼睛”“内在感官”,即“心灵的能力”“是人的生理感官的知觉力,与理智活动无关。”这种认知是通过“直观甚至直觉”获得的,而直觉作为心灵性的“感悟”,是在直观与形成表象的活动中呈现出来,融会了感觉、情感因素。这就是说,审美认知是一种直觉式的认知,需要成熟的感知、丰富的情怀,以完成对审美对象的直接感悟,是直觉层次上的审美能力。

  美的感知需要美的判断,这就进入了判断美。美的感知的“直觉性”具有先天性特征,这种“先天性”自然要接受“后天性”的检验。康德就如何认知世界、把握真理,提出“感性、知性与理性说”:感性是对事物的直接性认识,知性是通过知识对事物的认识,而理性是通过概念对事物的认识。康德认为在知性与理性之间有一个“中间环节”,这个环节就是“判断力”。而审美判断是判断力的一部分。按康德美学思想,审美判断有四个契机:审美判断是主观的,是不带任何兴趣的愉悦;无需概念就让人喜欢的东西就是美的;美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无需概念而被认识、进而生发出一种必然的愉悦就是美的。这里的愉悦是完全意义上的自由愉悦,既无目的性,也无概念性,而且是合目的性的、自然而自然的。如此,审美判断就是以“自由愉悦”为目的的反思判断,而对审美对象的审观中,心性是否愉悦是审美判断关注的核心,也是检验审美判断力的核心构成。简言之,判断美是在感受美的基础上,对审美之美的进一步把握与评判,既有主观性、普遍性特征;又有民族性、时代性蕴含。其能力之强弱,最终取决于自由愉悦度的高低与反思判断能力的建构。

  由美的感受、美的判断之演进、发展,就可能进入美的想象。美的想象力是构成审美能力的特殊能力,波德莱尔认为,这种能力是审美之“各种能力的王后”。其作为批评家兼诗人,或许更具有超乎寻常的敏感:“想象力是一种近乎神的能力,它不用思辨的方法而首先察觉出事物之间内在的、隐秘的关系,应和的关系,相似的关系。”如此,美的想象力是由美的感受力所缘起、美的判断力所导向,并与“美的自由创造能力”相聚合而形成的综合性审美能力,是美的创造性行为的本源。正如爱因斯坦所言:“想象力是发明、发现及其他创造活动的源泉。”并坦言:“物理给我知识,艺术给我想象力,知识是有限的,而艺术所开拓的想象力是无限的。”爱因斯坦作为相对论鼻祖、小提琴演奏高手,其自身之“杰作”就是想象力与创造力成就的经典范例。

  美的想象是进入美的自由创造之境界,在这个境界中,审美主体往往在近乎无限的想象中领悟美、洞见美、陶醉美、融入美,进而出现激情彭拜、不能自己的亢奋状态,这或许就进入了美的创造状态。在审美能力建构中,主体情感,尤其是激情,作为生命的特殊的状态,是审美与艺术创造的特别要件而不可或缺,这在艺术家的创作经验与理论家、批评家的专论中,均有从感性到理性的阐述与强调。这种激情还常有迷狂、惊喜、灵感等与之相呼应,对文学家来说就是文思泉涌,对美术家来说就是美意袭来,对音乐家来说就是乐感“爆棚”。在柏拉图主义者看来,生命的激情状态犹如神灵附体之迷狂,既是灵感激发的必然条件,也是艺术创作的本真状态。事实上,这种状态也是审美的情感体验与深度感知,而体验的过程是美的感受的意向性与整体性建构,体现审美主体融入美、“在之中”;深度感知的过程是美的创造的物质性与作品性建构,体现(所创造)作品的物性化存在、形式化呈现、实事性再现、主题性表现。简言之,美的创造,就是在激情体验美、融入美,并在美的灵感之强烈激发中,完成美的艺术之创造。

  一般说来,审美能力是美的感知力、判断力、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综合建构与集成,在具体的审美经验中,这些层面相互作用、交互发展,既把握美的特征,又决定美的存在,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也是认知与创造的统一,既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又具有社会性、时代性与民族性。对艺术家来说,审美能力的展现与表达,是创作美的作品、呈现美的存在;对非艺术家而言,审美的感受与体验,对审美对象是进入审美、体验审美,对艺术作品是美的再创造,最终实现艺术外在美的内在完美。审美再创造同样是主动审美,因为艺术创作一旦完成、成为作品存在,也就成了审美对象。

  就艺术创作论,艺术家(作品)美的创造力的觉醒,往往源自一种悠然而至的“触发”、一句热情话语的点亮、一段生存经历的磨难,比如,朱德群读到老子“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之时,对艺术审美之象似突然洞见,后创作出具有诗性音乐之妙、玄然灿烂之美的油画作品,奠基抒情抽象主义。还比如,陈忠实的短篇小说《接班以后》被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何启治高看,认为“是一篇长篇小说的框架,充分展开来写,便会是一部不错的长篇小说。”陈忠实被这句热情话语所“点燃”,后来终于写出《白鹿原》。再比如,齐白石从粗木工到精木工的经历,成就了其“木匠画家”的传奇。海明威也属由反思生存经历之痛成就审美创作的著名作家。他说:“一个好作家都有一个不幸的童年。”其生于战争年代、失离家人、被迫男扮女装,他的“不幸童年”与“硬汉”作家恰恰演绎了这样的逻辑。

  美的艺术又往往是天才的艺术。少年王希孟画出青绿山水鸿篇巨制《千里江山图》,弱冠王勃写出骈文经典名篇《滕王阁序》,永远年轻的毕加索以多变的艺术风格贯穿一生……艺术文明演进发展中的这种神奇妙然现象,也为康德美学思想带来瑰丽璀璨的光芒。

  赘述两小段落,无非是想说明,审美能力作为体现精神境界之能力,其先天性慧悟、性灵性觉醒与生存性积累均非常重要,对艺术家来说,前者作为决定性意涵,是使其成为其的根本性要件。

  博伊斯言,人类就是审美,审美就是人类本身。然而,没有审美能力,就不可能抵达美的彼岸,尤其是艺术家,又不仅仅是艺术家。
 

  作者简介
 


 

  吕国英,艺术批评家、文化学者,解放军报社原文化部主任、高级编辑。创立“‘气墨灵象’艺术论”,建构“‘书象’说”,撰著《中国牛文化千字文》,出版《“气墨灵象”艺术论》《大艺立三极》《未来艺术之路》(英文版)《神雕》《陶艺狂人》《CHINA奇人》等专著多部,原创艺术新论多篇。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五次,多篇(部)作品获国家、军队重要奖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申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版权所有:农媒融视(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中央广播电视总网星光影视制作基地 北京市大兴区新媒体大厦20号楼 
京ICP备20220326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