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新时代国家战略 实现轻工业强国梦想
7月12日,新华网重磅发布题为《践行新时代国家战略 实现轻工业强国梦想》的文章,详细阐述轻工业“868方略”,即“贯彻国家八大战略、构建六大战略体系、用好八大推进举措”,文章在行业内外引发强烈反响。
践 行 新 时 代 国 家 战 略
实 现 轻 工 业 强 国 梦 想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轻工业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主力军。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踏实践行国家战略部署,努力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积极构建行业新发展格局,谋划用十年左右时间,实现轻工业强国梦想,为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轻工力量。
一、国家战略的重点指向
深刻领悟和准确把握新时代发展要求及国家战略部署,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
❖(一)扩大消费战略指向
轻工业是重要的消费品产业,产品涵盖吃、穿、住、用、行、玩、乐、教等多个民生领域。提供高品质的消费产品,既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市场建设战略指向
轻工产品主要满足巨大的国内市场需求,同时具有较强的国际市场竞争优势,轻工业年出口额近万亿美元,占到全国出口总额的27%。轻工业涉及面广,既接续第一产业,也承启第三产业;既有作为消费主体的国内市场,也有不断增长的国际市场;既有传统有形市场,也有新兴网络市场。轻工业在建设公平、开放、高效市场方面,具有广阔的提升空间。
❖(三)科技自强战略指向
轻工业近年来科技研发投入比重不断提高,特别是轻工业科技百强企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2.8%。但行业“短板”和“卡脖子”现象还很突出,家电芯片、乳品菌种、大型纸机、高速灌装装备等进口依赖度大。
❖(四)数字经济战略指向
轻工业主动应用信息技术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但轻工业中小企业多,大多数企业缺乏数字化人才及资金,急需成熟案例示范引领,及公共服务平台支撑。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工作使命重大、空间广阔。
❖(五)标准质量战略指向
目前受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委托,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管理轻工领域50个标准化委员会、86个分技术标委会,委员人数超5000人,年修制定国标、行标、军标、团标500余项,有力保障了轻工业生产秩序和产品质量。但随着社会发展和消费升级,智慧家居、适老产品等一大批跨界新领域的标准又亟待研究制定。
❖(六)乡村振兴战略指向
研究表明,轻工业50%的行业、70%的产值和农业资源息息相关。大力推动方便食品、肉制品、乳品、罐头、酿酒、制糖、焙烤食品,及造纸、家具、皮革、木藤棕草编制和工艺美术品等行业发展,是促进三农建设、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抓手。
❖(七)绿色低碳战略指向
轻工业从产业源头抓起,组织编制近百项轻工业绿色设计产品、绿色工厂、绿色产业园区的行业标准、团体标准;研究发展绿色低碳技术,倡导循环经济和绿色生活方式,培育了300多家绿色工厂和1000多个绿色产品。
❖(八)人才强国战略指向
轻工规上企业就业人数2000多万,占全国工业就业人数29%,带动相关就业人数超8000万人。除了科技人才、技能工人,轻工业还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轻工大国工匠”等一批特殊的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产业和文化传承的宝贵财富。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全方位建设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是轻工业的重大举措。
二、产业践行的战略体系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制定了《轻工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提出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建成世界轻工强国的宏伟目标。
❖(一)科技协同创新体系
构建包括优势企业、轻工业重点实验室、轻工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高校院所统筹协同的创新体系。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海尔、美的、格力等一批骨干企业重视科技创新,研发投入巨大,有力地支撑了企业的科技进步。但行业缺乏统筹协同,企业及机构多是各自为战,尚未形成攻关重大关键技术的国家队。
❖(二)技术基础支撑体系
当前轻工业标委会及委员数量占到全国十分之一,轻工重点消费品国际采标率达到95%,未来要加强前瞻性研究和布局,加强科技成果向标准的转化,做好产品质量分级工作;要提升标准领域的国际话语权,用先进标准为轻工业出口保驾护航;应用数字技术提升产业技术基础,支持轻工业高质量发展。
❖(三)行业生态协调体系
在行业方面,轻工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提出,家电、家具、自行车、缝制机械等12个行业要示范引领发展;食品、塑料、造纸、陶瓷等21个行业要调结构促升级,追赶国际先进水平;钟表、眼镜、化妆品等10个行业要补板短上水平,缩小国际差距。
❖(四)区域优势互助体系
轻工业板块经济特征明显。经国家九部委批准,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开展特色产业集群授名和建设工作,经过20多年的发展实践,已形成290个特色产业集群,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在建设轻工强国的新征程上,要进一步加大产业集群的工作力度,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形成优势互补的轻工业区域发展支撑体系。要在家电、食品等优势产业中率先培育十个左右的具有世界级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同时推动现有产业集群提档升级。
❖(五)高级人才梯级体系
建设轻工强国的宏伟大业,需要一大批有理想、有能力的高素质梯级人才队伍。但当前人才数量与质量远不能满足轻工业高质量发展需求,需要多方共同加强高级人才特别是大师工匠级人才和中高级技能人才培养。要用好国家职业技能大赛机制,选拔优秀人才;积极响应国家人才评价机制改革要求,大力开展行业自主评价。
❖(六)行业组织服务体系
作为联系政府和企业的桥梁纽带,行业协会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力量。特别是由国家部委改制而来的、目前由国务院国资委直管的行业联合会,仍然具有行业党建管理、经济运行分析、科技成果鉴定、标准业务管理、报刊管理及行业先进表彰等一定的行政化职能,在反映行业诉求、提出政策建议、接受政府委托事务方面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轻工强国的推进举措
轻工业认真贯彻国家战略部署,积极探索新时代轻工业发展举措。中国轻工联结合工作实际,总结梳理出科技创新、标准质量、三品行动、产业集群等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六大举措。随着国家对数字经济和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视与推进,中国轻工联进一步提出通过八大举措,推进轻工业高质量发展和轻工强国建设。
❖(一)科技创新推进举措
加快协同创新体系建设进程,着眼行业发展短板和全球产业前瞻趋势,研究未来15年我国轻工重点行业30个科技攻关重要方向和100余项关键工程科技问题,协调轻工全行业科技资源,组织院士专家及骨干企业等领衔攻关。加大轻工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力度,到“十四五”末,轻工业重点实验室、轻工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别达到150家,构建轻工领域网格状科技创新体系。每年完成科技成果鉴定200项;评选中国轻工业科技奖励项目200项。
❖(二)标准质量推进举措
加强技术基础能力建设,用好标准质量举措,推进行业强基固本。编制发布《“十四五”轻工行业标准体系建设方案》,发挥中国轻工联标准化工作委员会的作用,做好标准体系优化与标委会调整换届工作,加快标准研制进度,每年制修订国标、行标、军标、计量技术规范300项,高水平团体标准40项;遴选100家企业标准“领跑者”。加快质量分等分级标准制定和检测认证;持续开展质量信得过班组和质量管理小组竞赛活动,推动生产制造质量提升。
❖(三)绿色低碳推进举措
推动轻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十四五”期间,在造纸、塑料、家电等重点行业制定绿色工厂、绿色设计产品等行标、团标200项以上;到“十四五”末,轻工行业绿色工厂总量达到1000家,绿色设计产品总量达到2000个,轻工业绿色产品占全国比重达到40%。建立健全塑料污染治理的长效机制,鼓励可降解塑料开发和应用;防止轻工产品过度包装;做好废旧家电、电池等产品的回收利用。
❖(四)数字转型推进举措
贯彻国家数字化战略,持续推动两化贯标,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宣传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示范案例,表彰轻工业信息化先进单位和领军人物。加大轻工产品追溯标准制定及平台建设,推动酒、盐、糖、肉、乳制品等质量安全追溯。支持企业电商平台发展,搭建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转型提供低成本、简便、快捷的数字化服务。组织企业跨界融合,推动智能家居产业快速发展,全面建设“智慧轻工”。
❖(五)三品行动推进举措
积极落实扩大消费战略部署,加快实施“数字三品”行动方案,推动轻工产品创新发展。接受工信部委托,每年评荐轻工业升级与创新消费品100个。加强工业和文创设计,发展时尚消费品产业,推动上海建设“国际时尚消费产业之都”;推动数字化特色定制,满足个性化消费需求;加大智慧家居、适老创新产品的研发生产。加强骨干企业品牌形象宣传,持续做好品牌授权工作,创造推动工业文化与实体经济相互赋能,推动“三品行动”取得更大成效。
❖(六)产业集群推进举措
科学布局产业集群,加强规划引导和资源对接,将产业集群建设成为区域生产中心、研发中心、标准中心、检测中心、物流中心和信息中心;开展服务“乡村振兴”专项行动,在涉农大食品领域再认定一批特色产业集群;赋能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开展“332”专项工程,即推动30个规模30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率先向先进制造业集群迈进,形成超两万亿元规模的产业集群第一方阵。学习国际先进经验,到“十四五”末培育10个世界级产业集群;发挥行业协会纽带作用,搭建东中西部产业对接服务平台,推动形成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体系。
❖(七)市场建设推进举措
贯彻市场建设国家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维护公平竞争秩序,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聚焦冰雪运动消费、智慧家居生活、适老创新产品等消费热点,及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全面区域合作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等机遇,推动轻工业国内外市场发展。
❖(八)技能人才推进举措
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组织评选第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召开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委员会座谈会;与中华全国总工会合作开展轻工“大国工匠”推荐学习活动,评定一批轻工业“工匠学院”;与人社部共同开展“全国轻工行业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评选表彰工作。会同人社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举办“全国工业设计职业技能大赛”及二类技能大赛,推荐优秀选手参评“五一”劳动奖章;完善轻工行业职业技能标准体系,大力推动网络营销师、企业合规师、消费规划师、碳排放管理员等新职业需求。
- 上一篇:让竞赛人才成为轻工强国的建设者…
- 下一篇:中国—太平洋岛国减贫与发展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