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八面来风

陵水给村集体经济植入现代企业“芯片”

时间:2022-07-25 14:19:26来源:陵水发布作者:陵水发布 点击:


 

  “你见过搬着凳子坐在地里拔草的吗?那可真是懒人呐!”吊罗山脚下,陵水黎族自治县本号镇什巴村,老支书郑文英指着身旁绿油油的火龙果和燕窝果树感慨万千,“当初清理这片撂荒地真是费了劲,草有两米多高,根本招不来人干活,现在情况反过来了,轮到村集体企业挑人了。”
 

  乐利村脱贫户吉仕飞为了到这上班,托了关系,还是一波三折。第一次招工,他赶了十几里路,因为不是5个股东村的村民,连下地试岗的资格都没有。
 

  第二次倒是下了地,拔了一天草,但干活虽细,手太慢,被PK掉了。第三次见他又来,村集体企业总经理余泉祥有些心软,先试用一个月,发现踏实肯干又肯学,在董事会上力挺他,吉仕飞这才如了愿。
 

  什巴这203亩脱贫树,是5个村集体的产业家底。5个村整合50万—100万不等的产业扶贫资金入股,股东村党支部各推荐一名村干部组成董事会,由董事会选出董事长、监事会主席,再聘请有经营管理经验的职业经理人。
 

  2017年,为了把产业扶贫资金用出效果,壮大集体经济,本号镇引进第三方服务机构,组建村集体企业创业辅导中心,22个村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成立村集体企业,发展起一批特色产业,辅导中心还像“猎头”公司一样帮着招聘经营管理人才。
 


 

  余泉祥有近30年的销售管理经验,他之所以来什巴,是看到创业辅导中心负责人姚佩君从上海到农村,干得风风火火,上市公司高管成功转型创业培训和农民培训导师,还得了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他也想赶上乡村振兴产业风口,“搭上人生最后一趟末班车”。
 

  村集体企业的总经理都做些啥?
 

  每天早上六点半,余泉祥跟工人同时下田,一起劳动,一天八小时,全员打卡。每个月向董事会报告上月工作总结、下月工作计划。预算外开支,哪怕是4000多元的绿色标志产品认证费都要上董事会。
 

  经营管理上充分授权,也有明确目标任务。今年2月到现在,火龙果销售10万斤,收入48万元,后半年50亩燕窝果上市,全年将有100万元利润,明年是盛果期,目标利润250万元。
 

  “什巴的果树长势最旺,村集体企业的现金流也最好。”本号镇党委委员、副镇长陈孝勇说,镇里正动员他们托管其他4个村500多亩火龙果树做大规模。“脱贫攻坚让各村都有了产业家底,但薄厚不一,经营管理水平也有高下,镇里在巩固调整优化。”
 

  余泉祥的管理秘诀是责任制,每名生产组长带领3名工人负责一个片区,实行产量管理,火龙果每亩按5000斤估算产量,达产后一亩奖励500元。同时给各小组充分授权,每隔两个月可以招聘临时用工10天,招来的临时工一对一辅助正式工人拔草,确保水肥、剪枝、采摘流程不乱。
 

  “智能水肥喷灌后,果树枝条旺盛,地里的草也长得飞快,不及时清除容易招来虫害,但用杀草剂会打破生态平衡,土壤会板结。”吉仕飞现在已经是燕窝果组的生产组长,有了招聘临时工的权限,“我们不招懒人,大家都要对产量负责”。“别的地方一个月两千八、三千二,这里开三千八,还有产量奖,多劳多得。”什巴村民、火龙果B组组长胡云说,“为了上产量,抢油渣堆肥,工人们还吵过架,前阵子不知从哪飞来一群鸟,吃了不少果,大家都心疼了好几天。”
 

  种得好,还得销得出。最近,老余搞了两次竞价销售,4万斤果子每斤多卖7毛钱,果商被整懵了,都骂他不厚道。
 


 

  村集体企业董事长、军普村党支部副书记唐惠武却笑着说,“多年来都是果商说了算,出价多少就是多少,他们不上门,好多村子就慌了,这回老余给咱出了口气。”
 

  余泉祥早在几月前就开始跑市场,火龙果产业协会群、果商微信群,海口、三亚的商超,之前做销售的人脉全都穷尽了,“好果子要卖出好价格,吊罗山热带雨林公园就在家门口,绿色产品认证后,还能溢价,我们的目标是中高端市场,下一步要做鲜食深加工。”
 

  在陵水,壮大村集体经济路子越走越宽,县委出台政策,对有突出贡献的村干部和下乡能人,不仅允许给10—30%的收益奖励,还要给人才待遇,老余劲头更足,“争取也得一个红本本!”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申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版权所有:农媒融视(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中央广播电视总网星光影视制作基地 北京市大兴区新媒体大厦20号楼 
京ICP备2022032679号-1